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 > 医疗保健 > 医疗保健

春季传染病的预防

阅读次数:    发表时间:2012-03-05 09:15:37    『关闭窗口』
 

 1.什么是传染病?春季有哪些常见的传染病?

    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、病毒。立克次体、细苗、螺旋体等感染入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。

    1989年2月21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“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,规定列入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甲、乙、丙三类。

    甲类;鼠疫、霍乱。

    乙类:肝炎、菌痢、伤寒和副伤寒、艾滋病、淋病、梅毒、脊髓灰质炎、麻疹、百日咳、白喉、流脑、猩红热、狂犬病,疟疾。黑热病等22种。

    丙类:肺结核、血吸虫病、麻风、丝虫病、流腮、风疹、流感、新生儿破伤风、急性出血热,除霍乱、疟疾、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。

    目前,甲类传染病已基本消失;乙类传染病中的黑热病、脊髓灰质炎等基本控制,但是肝炎等传染病对人民健康的危害仍然很大,艾滋病、淋病等逐年增多。因此,应特别强凋对疾病的预防工作。

    传染病有一个很大的特点,即具有极强的季节性。春季呼吸道、消化道的传染病容易引起流行,像流行性脑脊髓灰质炎、流行性腮腺炎、麻疹、甲型病毒性肝炎等,都是春季常见的传染病。

    2.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有哪些临床表现?

   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球菌所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,简称“流脑”。致病菌通过呼吸道传播侵入人体,由鼻咽部侵入血循环,最后局限于脑膜和脊髓膜,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炎。

    临床表现:突起发热、头痛、呕吐、皮肤有瘀斑、瘀点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症,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。从年末1l12月开始,次年24月达高峰,5月以后下降。临床上分为普通型和暴发型。流脑的病死率是比较高的,过去达50%以上,随着医学进步和抗生素的发展应用,目前本病的病死率在515%,甚至5%以下。

    治疗较晚或治疗不彻底者预后不良,且易伴有失聪、失明、智能减退、脑积水等后遗症的发生。因病死率较高并有可能留下后遗症,所以说流脑是冬春季危险的传染病。

    3.怎样才能早期诊断流脑?

    患者突起高热并伴有头痛、呕吐、皮肤粘膜上有瘀点、瘀斑(尤其在病程中迅速扩大者),要想到有可能患了流脑,应高度警惕,立即将患者带往医院就诊。如医生检查脑膜刺激症阳性,血象白细胞明显增多,脑脊液(CSF)呈化脓性改变,皮肤瘀点和CSF沉渣涂片有G-双球菌发现,即可诊断为流脑,血液和CSF细菌培养阳性可最后确诊。

    流行期间,患者有突起高热,中毒症状严重,伴有迅速出现的皮肤粘膜瘀点、瘀斑者,不论有否脑膜刺激症,CSF是否有异常发现,应在采集标本后,立即按流脑积极治疗。对于有上述临床症状而伴有早期休克时,更应分秒必争,按暴发休克型抢救。

    4.流脑患者应该怎样治疗?

    流脑患者必须住院治疗,在进行—般治疗的同时,给予抗菌药物治疗。目前首选药物为大剂量的青霉素,单用或配用第三代头孢菌素,如头孢氨噻、头孢曲松等,如伴有头痛、高热、惊厥时可予对症处理。

    若为暴发休克型抢救,主要以抗菌药物和抗休克为主,若为暴发脑膜脑炎型,抢救当以抗菌药物和脱水,抢救呼吸衰竭为主。

    总之,流脑患者如能做到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预后一般还是较好的。但若延误了抢救治疗的时间,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。

    5.怎样预防流脑?

    流行期间,搞好室内卫生,开窗通风,勤晒衣被,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。儿童避免到拥挤的公共场所,提倡少开会,少走亲访友,减少流脑传播,早期发现患者,隔离患者。

    注射流脑菌苗,目前国内已研制成功A群多糖菌苗,接种后保护率达90%左右,副作用极小,注射后2周左右即可测出杀菌抗体,且持续2年以上。注射对象为15岁以下儿童,剂量为40毫克,只需接种次。

    药物预防:在流脑流行时,对密切接触者及其家庭成员特别是儿童,用复方新诺明预防,成人2片,每日2次,连服2天,小儿剂量酌减。

    6.麻疹有哪些临床表现?

   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,俗称“出痧子”。麻疹好发于春季,我市约60%以上病例集中在每年35月,任何年龄均可患病,在城市中以幼儿多见,5岁以下占90%。但近年,年长儿甚至成人的发病有上升趋势。

    临床表现:潜伏期为621天,临床表现可分为三期:

    前驱期:约持续35天,主要表现是发热以及上呼吸道炎症,包括咳嗽、流涕、流泪。本期典型的表现是在发病后23天,在第一臼齿对面颊粘膜上出现麻疹粘膜斑,有早期诊断价值。

    出疹期:起病后35天当呼吸道症状及体温达高峰时开始出疹,先从耳后发际见到浅红色斑丘疹,渐及头部前额、面、颈,自上而下至胸、腹、背部,再至四肢直达手心足底,约23天布及全身,皮疹以斑丘疹为主,开始时色鲜红,压之退色,大小不等,直径约25毫米,稀疏分明,皮疹密集的可融合成片,出疹达高峰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,体温进一步升高,可达40℃,精神萎靡,甚至昏睡终日或烦动不安。

    恢复期:在达高峰1224小时内进入恢复期,体温很快下降,随之精神好转,呼吸道症状减轻,食欲增加,退热后23天皮疹按出疹顺序消退,遗有疹痕及糠麸样脱屑,23周退尽。若无并发症,自起病至疹退约1014天。

    7.麻疹有哪些常见的并发症?

    麻疹可以引起几种严重的并发症,其危害非常严重,不可掉以轻心。

    71肺炎:在麻疹住院患者中,并发肺炎约占90%以上,为引起死亡最主要的原因。大多发生于出疹期,以5岁以下小儿为多见,尤以2岁以下小儿得病为重,主要表现为皮疹出齐后发热持续不退,气急缺氧加重,中毒症状加重,可伴发吐泻、脱水、酸中毒,甚至出现昏迷、惊厥、心力衰竭等症状。

    7喉炎:麻疹过程中轻度喉炎、气管炎颇为常见,但有时可发生严重急性喉炎及气管炎、支气管炎,多由继发细菌感染引起,有声嘶哮吼、频咳、呼吸困难、缺氧等,呼吸道梗阻现象严重时须考虑作气管切开。

    7心血管并发症:麻疹出疹期中毒症状明显,高热、缺氧、脱水,在2岁以下幼儿常导致心功能不全,表现为气急、面色苍白、紫绀、四肢厥冷、脉细速、心音低钝、皮疹不透或突然隐退,肝脏急剧增大,心电图可见低电压、T波改变、传导异常等、少数患者可伴明显心肌炎。

    7脑炎:大多数发生于出疹期,表现为高热、头痛、呕吐、嗜睡、神志不清、惊厥及强直性瘫痪等症,CSF有单核细胞增多,蛋白质增高,糖正常,CSF也可完全正常,大多痊愈,少数有后遗症。

    一旦发生并发症,均应住院治疗。主要应用抗生素、抗病毒药物,亦可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,喉炎可予雾化吸入,心衰时予强心剂、利尿剂等,有脑炎时予对症处理。

    8.怎样预防麻疹?

    患过麻疹就可以获得对麻疹的终身性免疫能力。由于城市中计划免疫的开展,儿童抗体的水平明显提高,而成年人抗体水平相对不足,或者部分成年人幼年时未接种疫苗,均使成人麻疹的发病率有所提高,甚至在大学中常常引起流行。对易感者实行免疫预防,皮下接种麻疹减毒活菌苗,对麻疹疫苗有禁忌症者,可给予免疫球蛋白预防。

    9.成人麻疹有什么特点?

    成人麻疹的特点是病情较重,以中、重型为主;卡他期大多为24天,少数长达78天,95%以上可见到麻疹粘膜斑;出疹大多为35天,基本呈典型经过,50%患者的皮疹有出血倾向,并发症与儿童相比较较少;大部分患者WBC减少。

    10.麻疹患者的饮食营养要注意哪些?

    麻疹多见于婴幼儿,病程较长,除发热等中毒症状外,多数患者在前驱期及出疹期均有腹泻等胃肠机能紊乱。因此,如不注意患者的饮食及营养,患者容易出现营养不良,加之机体防御机能的降低,更容易合并其他并发症。

    病程中应给予维生素ABCD,以补充消耗,防止出现维生素缺乏症,前驱期及出疹期宜根据病情及年龄,给予母乳、流汁或半流汁,饮食应富于营养且易于消化,如米汁、牛奶、藕粉、稀饭及面条等。对明显腹胀及消化不良者,可暂时只给米汁及脱脂奶,各种饮食均应避免油腻或含有刺激性的调料,并按少量多餐的方式,轮流调换供给,既要照顾到昏迷患者的食欲和饮食爱好,又要避免过分单调的食物,切勿人为的忌口。麻疹患者的水分补充相当重要,应随时给予果汁、开水等,因患者多有呛咳现象,饮水更易诱发,故亦应少量频喂,保证充足的水分供给和有足够的尿量。至恢复期,应逐渐增加患者饮食的质量,婴幼儿可给牛奶或混合奶(牛奶、豆浆、米汁及白糖等),亦可给蒸鸡蛋糕及肉泥等,年长儿则可及时恢复正常饮食。

    凡有脱水、不能进食或饮食过少者,应予静脉输液,注意电解质及酸碱平衡,含钠液需占液体总量的1/51/4,频繁腹泻者应酌情增加。

    11.麻疹患者不住院在家如何进行护理?

    11注意饮食:按前述方法办理。

    11注意五官护理:每日要用生理盐水等冲洗双眼23次,冲洗液需略加温,使之与患者的体温相当,洗净后白天滴氯霉素眼药水,晚上涂抗尘素眼膏,发现角膜干糙及夜盲现象等,可用鱼肝油眼液滴眼并与氯霉素眼药水交替使用,同时口服浓缩鱼肝油滴剂,必要时肌注维生素AD注射液,千万不能按民间封眼习俗,不让患者洗眼,这可能造成继发感染,严重者可致失明。

    防止中耳炎,患病期间应经常保持口腔及鼻腔清洁,服药时切忌捏鼻强喂,洗脸、擦浴等应避免污水流入外耳,保持外耳道清洁,一旦并发中耳炎,患儿常见高热、耳痛或哭闹,以手抓耳等,检查见鼓膜充血。膨隆、白细胞计数增高,如鼓膜已穿孔,则可有脓液自外耳流出,治疗宜用双氧水反复洗外耳道,再滴入025%氯霉素滴耳液。

    鼻塞时可滴入05%~l%麻黄素,每日34次。

    11口腔护理:每日用温水或朵贝尔氏液(复方硼酸溶液)彻底清洗口腔23次,每日进食后用温水清拭口腔,口腔粘膜溃疡者先以1%~3%双氧水洗净,然后涂以1%龙胆紫、冰硼散、青黛散、锡类散等,合并坏死性口腔炎应予青霉素、各种维生素,必要时输液。

    11皮肤护理:勤换内衣,保持卫生,出疹期间保持皮肤温暖潮湿,必要时可行温水擦浴,可促进皮肤血液循环,有助于透疹,疹退时常有瘙痒,必要时可擦以碳酸氢钠或炉甘石洗剂。

    12.流行性腮腺炎有哪些临床表现?

   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全身感染性疾病,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,简称“流腮”,俗称“痄腮”。南京市每年估计有千余例儿童患流腮,仅南京市第二医院每年就收治200多例。

    流腮比较突出的症状是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、疼痛,病毒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、肾、心脏、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,因此常引起脑膜脑炎、睾丸炎、胰腺炎、乳腺炎、卵巢炎等症状。

    本病通过飞沫,经呼吸道传播。人群普遍易感,1岁以内婴儿体内有经过母体获得的特异性抗体(IgG抗体),成人中约80%曾患过显性或隐性感染而产生抗体,故发病患者约90%115岁年龄段,尤其是59岁的儿童。

    临床表现:临床起病急。有发热、头痛、咽痛、食欲下降、恶心、呕吐等。数小时至一二天后,腮腺即显肿大,发热3840℃,症状轻重不一。成人患者一般较重,腮腺常为一侧先肿,亦有两侧同时肿者。一般以耳垂为中心,向前、后、下发展,境界不清,严重者腮腺周围亦呈水肿,甚至可达颌部、颈部,偶可波及脚骨前,使患者面貌改变。通常一侧腮肿后14天累及对侧,双侧肿胀者约占75%,同时波及颌下腺或舌下腺,腮腺管口(位于上颌第二臼齿旁的颊粘膜上)早期常有红肿。腮肿大多于13天达高峰,持续45天逐渐恢复正常,整个病程约1014天。

    13.流腮患者应该如何进行护理与治疗?

    护理:首先要注意休息好,发热期及有并发症时,均应卧床休息。其次,饮食需合理,患者常因张口及咀嚼食物而使局部疼痛加重。因此应给予富有营养且易消化的半流汁或软饭如稀饭、面汤、面条等,不可给予酸、辣、甜及硬而干糙的食物,否则会刺激唾液腺分泌,由于排出的通路受阻,致使腺体肿痛加剧。还要保持口腔清洁,预防继发细菌感染。

    治疗:局部可用药物外敷法,用紫金锭、青黛散或如意金黄散等以食醋或茶水研开调成糊状,涂于局部,有清热解毒和止痛消肿作用,每日l2次。

    抗病毒治疗可用广谱抗病毒药,病毒唑静脉清注或肌注,亦可用干扰素治疗,如体温较高可用物理降温或用药物降温(如阿斯匹林、扑热息痛、百服宁等)。

    14.流腮会引起哪些并发症?

    流行性腮腺炎除了本身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外,由它引起的并发症常常较其本身危害更大。常见的并发症有:

    14神经系统并发症:

    脑膜脑炎:由病毒直接侵入CNS引起,脑膜脑炎症状可早在腮腺肿前6天或肿后2周内出现,一般多在肿后1周内出现,主要表现为发热、剧烈头痛、呕吐及嗜睡、昏迷、惊厥等,脑膜刺激症可呈阳性,CSF细胞数稍增高,以淋巴细胞为主,急性脑水肿症状较明显。

    耳聋:为听神经受累所致,虽发病率不高(115000),但可成为永久性和完全性耳聋,所幸75%为单侧性,故影响不大,极少数人可并发前庭神经炎。

    14生殖系统并发症:

    睾丸炎:发病率约占男性成人患者的14%~35%。腮腺炎病毒好侵犯成熟的生殖腺体,故多见于青春期以后的患者。小儿少见,最小的男患儿为5岁。

    常发生在腮腺肿大一周左右开始消退时,突发高热,寒战,睾丸肿大伴剧烈疼痛,症状轻重不一,一般约10天左右消退,阴囊皮肤水肿明显,病变大多侵犯一侧,约1312的病侧发生不同程度的睾丸萎缩,由于病变常为单侧,即使双侧也仅部分精曲小管受累,很少引起不育症。

    卵巢炎:约占成年女性患者的5%7%,症状有下腹部疼痛,轻度压痛,月经周期失调,严重者可扪及肿大的卵巢伴压痛。

    14.3  胰腺炎:常发生于腮腺肿大后三四天至一周,以中上腹剧痛和触痛为主要症状,伴呕吐、发热、腹胀、腹泻及便秘等,有时可扪及肿大的胰腺。

    14.4  其他:还有少数患者并发肾炎、心肌炎、肝炎、乳腺炎等。

    患有并发症的腮腺炎患者需住院治疗,尤其是脑膜脑炎患者一定要住院治疗,因为这种并发症的危险性是很大的,治疗以脱水为主,可辅以肾上腺皮质激素;患有睾丸炎者,局部可用丁字带托起;所有并发症以对症治疗为主。

    15.流行性腮腺炎能预防吗?

    目前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注射预防流腮,保护率在90%左右。注射对象为8个月以上的易感者,在上臂外侧三角肌皮下注射05毫升。有严重疾病,急、慢性感染,发热或有过敏史者不得接种,孕妇禁用。

    16.什么叫甲型肝炎?有哪些临床表现?

    甲型肝炎是由甲肝病毒所引起的传染病,简称“甲肝”。主要通过饮水与食物经口传染,多呈地方性流行,发病率与经济状况、卫生设施和个人卫生习惯密切相关。农村高于城市,学校、工厂、幼托机构等人群密集地方发病较多。

    南方沿海地区居民喜食毛蚶,习惯将它在开水里浸一下,使其外壳张开,蘸上调料食用,但这时甲肝病毒没能被灭死,吃了这种未经煮熟的毛蚶或生食毛蚶等海鲜者都容易感染甲肝。1988年春季,由于食用受到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,上海曾引发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甲型肝炎流行,发病人数高达31万余。

    临床表现:发热:在发病早期,黄疽未出现之前,易被误诊为感冒,呈低、中度发热,一般在3839℃左右,35天后自行消失。

    全身乏力:以清晨起来更明显。

    消化道症状:如饮食锐减、厌油腻食物、恶心、腹胀、便秘或腹泻等。

    肝肿大;肝区隐痛或胀痛。

    黄疸:巩膜、皮肤黄疸,尿色深如浓茶。

    实验室检查:血清谷丙转氨酶(ALT)增高,有黄疽者,血清胆红素(SB)升高。

    如果与肝炎患者有过密切接触,并出现全身乏力、恶心、呕吐、尿黄如浓茶、肝区隐痛等症状,就应尽早去医院检查。一旦得了肝炎,要及时治疗,否则会使疾病迁延、黄疸加重,给自己、家属都带来精神上的负担和经济上的损失。另外,对社会也会有影响,因为病情初期传染性很大。

    治疗方法:甲肝患者应立即住院治疗,卧床休息,补充液体、维生素C等保肝治疗。

    17.怎样预防甲型肝炎?

    要是我们身边的人得了甲肝,我们应该如何采取预防措施?

    17隔离患者:对患者的隔离期限不可少于30天;对幼托机构的患者隔离40天,对患者排出物消毒,患者使用过的物品要认真进行消毒。

    17切断传播途径:首先要管好水源,其次为饮食和粪便;要做到食前便后洗手,推行分餐制或分筷制;加强对饮食摊点的卫生监督及食具的消毒,食具应煮沸或蒸气消毒至少20分钟;加强食用水产品如贝类的卫生检测,改变生食或半生食贝壳类食品的习惯;对患者的粪便等排出物可使用漂白粉、氯胺、l%过氧乙酸严格消毒处理。

    17保护易感者:可以采用接种疫苗等办法来预防,如注射甲肝灭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.200微克/支或400微克/支,注射一针,抗体产生率约为100%。

    18.肝炎患者接触的东西应该怎样处理?

    凡是在传染期内,肝炎患者接触过的东西都应该严格消毒。对患者用过的餐具、盥洗用具、玩具等,属耐热品煮沸10~20分钟,即可起到消毒的效果;对不能煮沸的东西如被褥、衣服等,可用l%漂白粉或00l%过氧乙酸浸泡2小时后,再用清水洗涤或放一密封柜中用福尔马林薰蒸或擦洗两次;对垃圾废物最好焚烧;对患者的大小便、呕吐物加l5漂白粉,6小时后倒掉,接触过污染物的手,先用02%过氧乙酸浸泡2分钟,再用肥皂或流动水清洗干净。

    19.肝炎患者如何掌握休息及活动量?

    肝炎患者的休息是治疗上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,这对阻止病情发展,促进疾病恢复大有益处。掌握休息及活动量,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的轻重而异。在黄疸期血清ALT升高时,乏力特别明显,食欲差,甚至有恶心、呕吐,除必要的活动外,如进餐、进洗手间等,应绝对卧床休息,休息越充分,病情好转越快;待黄疸消退,血清ALT正常或接近正常,症状基本消失时,可逐渐增加活动量,如散步、做广播操、打太极拳等,但要避免过度的劳累和参加重体力劳动。总之,以不感觉疲劳为限。

    必须注意的是,病情恢复期或轻型的肝炎患者,过分强调休息,反而会引起体力衰退,情绪抑郁,甚至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。因此,应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适当休息。是否适当就看乏力有无减轻,食欲是否改善,肝功能有无继续改善,肿大的肝、脾是否回缩或稳定不变等,同时也要兼顾动静结合。

    20.如何对待肝炎患者?

   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,目前缺乏特效治疗。有的患者发病后精神抑郁,怕被家人、亲友厌弃,忧虑病情不会很快好转,影响个人的前途及今后的生活,容易产生焦虑不安或多疑,也有部分患者因病情较轻而盲目乐观,不好好休息与治疗。

    家属和亲友首先要了解各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及消毒隔离方法,在照料患者过程中,能有针对性保护自己,或进行相应的预防注射,不要因为传染病而过分疏远患者,使之有被遗弃感,同时读—些肝炎防治的科普书籍,让患者了解大多数患者的预后是良好的,在病员脾气急躁、情绪低落时,要体贴、关怀、疏导,让患者体会到大家都在关心他,鼓励他与疾病斗争。

    21.肝炎患者适宜参加哪些运动或体力活动?

    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发作期,患者不适宜运动,要多卧床休息,如病情稳定,精神状态较好,则除在床上伸展四肢外,尚可练静功。急性肝炎的恢复期或慢性肝炎稳定期,可按劳逸结合、动静相间原则下床进行一些轻度运动,如做广播操,打太极拳,散步等。活动量以运动后无不适、不疲劳为度,长期坚持对全身健康状态及肝脏代谢均有利。

    出院后休息在家,不必害怕疲劳而整天不活动。早起可做广播操、打太极拳、散步等锻炼身体,中午要保证午休,下午也可做一些轻松的家务,如淘米、拣菜、洗菜等,如体力及精神良好,也可骑自行车附近转转,为日后上班做准备。夜间一定要保证有7—8小时的睡眠.经一段时间休养及轻度运动后,自我感觉良好,也可试试跳舞、打乒乓球及羽毛球,时间不要长、动作幅度不要大,以不出汗、不劳累为度,逐步使自己有良奸的心理素质,有一定体力负荷能力。

    22.患肝炎后何时可以恢复正常工作?出现哪些情况就不能上班?

    肝炎患者刚恢复就工作,不利于肝组织的病理修复。至于何时可以恢复工作,取决于病情的恢复情况和工作的劳动强度。若原来病情轻,恢复得较快,工作又较轻松,可以提早恢复工作,反之则不宜过早恢复工作。一般来说,急性乙型肝炎治愈后1—2个月(即病后45个月),可恢复半天工作或安排轻工作。甲型或戊型肝炎多在病后3—4月可以恢复工作。

    不管哪型肝炎患者,在恢复正常工作后,仍需定期复查l—2年,如再出现疲劳、食欲差、尿黄等症状,或复查肝功能出现异常时,应立即停止工作。

    23.肝炎患者为何禁止饮酒?连啤酒也不能喝吗?

    饮酒后大部分很快被胃肠道吸收,90%以上在肝脏进行代谢。正常人少量饮酒后,肝脏可将其代谢解毒,不致引起肝损伤。但长期饮酒可以引起脂肪肝、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。肝炎患者肝脏本身已有损害,肝功能降低,酒精代谢所需要的各种酶活性降低和分泌量减少,可以影响肝脏对酒精的解毒能力,同时使肝炎的病程迁延,轻则病情加重,重则发展为肝硬化,酒精的浓度越高,肝损害越严重。

    肝炎患者应忌酒,这是肯定的。急性肝炎、慢性肝炎急性发作、脂肪肝、肝硬化、肝病伴糖尿病者,绝对不能喝啤酒,急性肝炎的恢复期或迁延性肝炎患者,在肝功能基本正常的情况下,少喝点啤酒是可以的。总之,饮酒对肝脏有害,啤酒虽含酒精少但对肝脏也有影响,若要身体好,肝炎患者最好还是不喝酒。

    24.在家留治的甲型肝炎患者如何消毒隔离?

    甲肝流行期内由于患病人数多,有部分轻症患者只能在家隔离治疗,消毒隔离十分重要。

    遵守健康公德,防止传播他人,如避免与健康人密切接触,握手、接吻等,不外出进餐、洗澡、购物。

    必须做到饭前、便后洗手,尤其是便后要用肥皂多洗洗手,是避免传染家人的重要措施。

    患者的餐具、茶具、牙具、毛巾、盆、衣被必须专用,专床更好,餐具每隔12周煮沸消毒1次,衣被则在阳光下暴晒至少2小时,并经常翻动,因为甲肝病毒可被紫外线灭活。

    患者的剩饭剩菜、呕吐物、大便可用15量漂白粉搅伴,放置2小时后丢弃,剩饭剩菜亦可煮沸后丢弃。

    地面、墙壁、家具在终末消毒时可用2%次氯钠、02%过氧乙酸擦抹。注意消灭室内苍蝇、蟑螂。

    密切接触的家人,要尽早注射甲肝疫苗或丙种球蛋白。 点击下载文件:
上一条:艾滋病防治知识
下一条: